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开放获取声明 | 问题解答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主编远程办公
        常务副主编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检索
        Email Alert
        
 
        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
        怎样写摘要
        固体潮理论值天顶距微分公式补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稿件处理流程图解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022年11期刘慧敏附录
        2020年12期附录A
        常见基金项目标注参考翻译
        《地应力测量中钻孔偏心分析》文章公式勘误
        范文
        与本刊相关的中图分类号
        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2023年 43卷 4期
刊出日期:2023-04-15

地震地质 观测技术 地球物理解释 地壳运动 特稿 现代大地测量 其他 观测技术
   
其他
0 封面
2023 Vol. 43 (4): 0-0 [摘要] ( 426 ) [PDF 419KB] ( 631 )
1 中英文目录
2023 Vol. 43 (4): 1-1 [摘要] ( 411 ) [PDF 323KB] ( 607 )
特稿
331 地震活动性概率分析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挑战
熊 熊, 吴 杭, 冯雅杉, 王 恺

地震危险性分析是地震学研究和防震减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城市规划、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和减灾公共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地震危险性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地震发生可能性的预测和地震破裂导致的强地面运动分布,其中,地震发生可能性或活动性预测,是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基础,它给出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关注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本文简要回顾地震活动性概率分析的研究历史,分析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努力的方向。

2023 Vol. 43 (4): 331-338 [摘要] ( 480 ) [PDF 8009KB] ( 791 )
现代大地测量
339 利用1984~2022年日长实测值对其变化的时序分析和拟合研究
魏二虎, 白小宇, 李岩林, 刘经南

利用IERS(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发布的EOP 14 C04产品中1984~2022年LOD实测值进行频谱分析及周期项提取,并采用最小二乘外推模型联合多项式曲线拟合模型方法将提取到的周期项应用于对LOD序列的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LS外推模型拟合,新方法拟合序列的RMSE从0.000 3 s下降至0.000 1 s,且新方法将确定系数从0.80提高到0.97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LOD序列的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2023 Vol. 43 (4): 339-344 [摘要] ( 403 ) [PDF 8476KB] ( 773 )
345 基于EEMD-LSTM模型的BDS卫星轨道预报精度分析
吉长东, 杨 超, 王 强

为解决深度学习模型中轨道误差序列数据的噪声误差积累问题,提出EEMD-LSTM组合预测模型,并利用GEO、IGSO、MEO三类卫星数据进行轨道预报分析。结果表明,EEMD-LSTM组合预测模型在卫星轨道预报中能够有效抑制噪声的误差积累,GEO、IGSO、MEO三类卫星的轨道预报精度均有所提高,也能够有效拟合动力学模型轨道的预报误差,EEMD-LSTM组合预测模型对GEO、IGSO、MEO三类卫星的平均改进率imp分别提高2.70百分点、2.46百分点和8.33百分点。

2023 Vol. 43 (4): 345-350 [摘要] ( 509 ) [PDF 8850KB] ( 805 )
351 顾及ISB参数的BDS-2/BDS-3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
任 雨, 李军阔, 刘 建, 李 渊, 马 聪

对北斗二号(BDS-2)B1I/B3I信号与北斗三号(BDS-3)B1I/B3I、B1C/B2a信号系统间偏差ISB参数的特性进行分析,分别使用B1I/B3I和B1C/B2a信号进行BDS-2/BDS-3静态和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BDS-2与BDS-3 B1C/B2a信号之间的ISB参数大于B1I/B3I信号,且均具有较好的天内和天间稳定性;与单BDS-2相比,BDS-2与BDS-3组合可显著提升静态和动态PPP的性能,收敛时间缩短51.9%以上,定位精度提升46.1%以上;与B1I/B3I信号相比,BDS-3 B1C/B2a信号参与PPP解算后收敛时间有所缩短;估计ISB参数后,BDS-2/BDS-3静态和动态PPP收敛时间分别缩短8.8%和12.6%,定位精度均提升7.1%。

2023 Vol. 43 (4): 351-355 [摘要] ( 467 ) [PDF 7648KB] ( 682 )
356 中国大陆连续GPS时间序列垂向周期信号空间分布
苗培钰, 肖根如, 郭 增, 杨佳敏

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连续GPS基准站数据,揭示垂向周期振幅及相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站垂向周期信号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半年周期信号的平均振幅只有年周期信号的1/4,二者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年周期信号的振幅在空间上自西向东逐渐递减,东南沿海地区振幅较小,川滇地区年周期振幅较大;半年周期振幅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华北地区和川滇地区的半年周期现象较为明显。年周期与半年周期信号的相位有较大差异,年周期信号的峰值出现在2月到8月之间,半年周期信号峰值大多出现在1月和5月,并且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年周期信号峰值出现的时间会随纬度的增大逐渐变晚,同纬度下沿海地区的年周期信号峰值出现月份晚于内陆;半年周期信号峰值在西南、东北、华北地区多出现在5月,在华南、华中、西北北部地区多出现在1月。

2023 Vol. 43 (4): 356-363 [摘要] ( 480 ) [PDF 14906KB] ( 805 )
364 BDS-3新信号B1C/B2a动态零基线观测噪声评估
徐震宇, 蔡昌盛, 崔先强, 张家同, 朱永兴

为评估动态模式下BDS-3新信号B1C和B2a的接收机观测噪声,通过动态零基线实验测量BDS-3新频点的观测噪声,并与其他GNSS信号进行比较,同时将动态实验与静态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动态实验结果表明,BDS-3在B1C和B2a频点上MEO卫星的伪距噪声RMS值分别为8 cm和4 cm,载波相位噪声分别为0.061 cm和0.082 cm,IGSO卫星的观测噪声略有增加,四星座各频率的伪距噪声差异明显,但载波相位噪声相差不大。相比于静态实验,尽管动态观测数据质量下降,但整体上B1C和B2a频点的伪距噪声差异不大,而载波相位噪声的差异较为显著。

2023 Vol. 43 (4): 364-368 [摘要] ( 620 ) [PDF 10738KB] ( 738 )
369 一种LSTM神经网络在卫星钟频率快速变化期间钟差预报的应用
王 威, 胡彩波, 赵 鹤, 王宇谱, 曹湘君, 李林阳

为克服多项式模型在卫星频率快速变化期间精度衰减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钟差预报模型。与多项式模型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卫星钟平稳运行期间,两种模型的结果几乎一致;在卫星钟输出频率发生快速变化时,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报精度较多项式模型提高显著,仍能提供较高精度的钟差预报结果。

2023 Vol. 43 (4): 369-373 [摘要] ( 373 ) [PDF 5884KB] ( 690 )
374 台风对卫星导航对流层延迟的影响
李卓盈, 陈逸伦, 黎伟标

为研究台风时期对流层延迟的演变,基于ERA5再分析数据,计算西北太平洋1822号台风“山竹”、1622号台风“海马”以及西北大西洋1709号飓风(台风)“厄玛”时期各高度层可降水量及对应的对流层延迟。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对流层延迟与IGS对流层延迟产品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台风对测站影响越强,两者一致性越差。进一步分析表明,台风过境会引起可降水量及各高度层水汽分布比例发生变化,两者均会影响对流层延迟,其中,可降水量的变化占主导。在可降水量一定、850~500 hPa高度层中水汽含量占比最大时,对流层延迟最大。台风使分布于对流层低层的水汽增多,使用传统对流层延迟模型估算对流层延迟,可能会产生额外误差。

2023 Vol. 43 (4): 374-379 [摘要] ( 538 ) [PDF 9641KB] ( 672 )
地壳运动
380 2015年尼泊尔MW7.8地震近场GNSS时间序列分析
汪 利

收集尼泊尔地震近场密集的GNSS测站数据,采用GAMIT/GLOBK软件包解算2011~2017年尼泊尔近场58个GNSS连续观测站和41个震后GNSS流动观测站数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周期性、共模误差以及噪声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GRACE改正GNSS时间序列周期项,可使ENU三个分量的WRMS平均降低15.52%、26.41%和45.06%;2)针对时间序列中存在大量缺失数据,改进传统的PCA方法,利用第一主成分计算共模误差,3个分量有效率分别达到61.91%、53.91%和53.88%;3)噪声分析表明,尼泊尔地震近场GNSS站点最佳噪声模型为WN+FN,相比单纯的WN模型,WN+FN模型估计震间速度、同震和震后位移误差分别约为其6~9倍、4~7倍和2~4倍。该研究结果对区域坐标框架维护、尼泊尔地震的同震破裂和震后余滑的地球物理模型反演具有重要意义。

2023 Vol. 43 (4): 380-386 [摘要] ( 402 ) [PDF 12889KB] ( 773 )
387 2022年门源6.9级地震的GPS形变特征
鲁小飞, 谭 凯, 张彩红, 李 琦, 黄 勇, 李承涛

利用1999~2021年的GPS观测资料研究2022年门源6.9级地震震中附近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速度场在祁连山-海原地震带两侧呈现出明显的“南大北小”特性。发震断层速度剖面结果显示,断层两侧挤压速率为3.1 mm/a,走滑速率为3.9 mm/a,这与走滑为主的震源机制解一致。门源地震位于主应变率场和面膨胀率场高值区向低值区过渡的梯度带上,发生在最大剪应变率场和应变率第二张量不变量高值区边缘地区。同震库仑应力触发了大部分的余震,对冷龙岭断裂到海原断裂的地区有一定的应力加载作用。综合地壳形变特征和库仑应力等分析结果认为,冷龙岭断裂到海原断裂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有所提高。

2023 Vol. 43 (4): 387-391 [摘要] ( 479 ) [PDF 11361KB] ( 764 )
地震地质
392 断层蠕滑作用下活动断裂带地应力分布研究
张翔玮, 张中昆, 肖 遥, 余鹏程, 刘府生, 张迎宾, 孙红林, 刘凯锐, 黄国良

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研究断层蠕滑过程中嘉黎活动断裂带区域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断层蠕滑会导致岩体中应力明显增长,随着深度的增加应力有相近的变化趋势;断层破碎带中的应力普遍低于两侧岩体中的应力;断层蠕滑会使岩体内发育大量裂隙,造成破碎岩体中应力分布不连续;断层破碎带及其两侧岩体中出现应力集中的区域在不同深度下的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

2023 Vol. 43 (4): 392-397 [摘要] ( 537 ) [PDF 12637KB] ( 784 )
398 重庆涪陵焦石地区微小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唐茂云, 李翠平, 王赞军, 王同军, 孙国栋, 杨亚运

通过布设流动台站对重庆涪陵焦石地区进行为期1 a的加密观测,以了解该地区地震活动特征,从而探讨微震成因及其与四川盆地其他页岩气区块地震活动性显著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明显的微小地震活动,重定位结果发现,微小地震主要沿工业开采区边界多条断层呈团簇分布,且更集中于开采区南东侧周边断裂附近,震源优势深度为2~6 km。研究推断,该地区地震活动可能与当地工业活动促使边界断层局部发生活化扰动有关,但受区域应力场方向、应力大小以及构造特征控制,该地区震灾风险较小。

2023 Vol. 43 (4): 398-402 [摘要] ( 463 ) [PDF 10952KB] ( 635 )
403 向家坝、溪洛渡库区地震尾波Qc值估计
杨 磊, 雷红富, 游家兴, 杜兴忠, 江晓涛, 常廷改

基于向家坝、溪洛渡水库地震监测台网35个台站记录到的99次ML2.1~4.1地震观测资料,利用Aki单次散射模型研究库区地震尾波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库区Qc值与频率有较强的依赖关系:Q(f)=(120.8±3.6)f(0.771 2±0.010 3),为后续震源参数计算和定标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相较于Koyna、Aswan和新丰江水库,向家坝、溪洛渡水库具有高Q0值和低n值特征,与水库库区地震活动性相符。

2023 Vol. 43 (4): 403-408 [摘要] ( 426 ) [PDF 8884KB] ( 695 )
地球物理解释
409 利用全张量重力梯度异常探测月球地下隐伏地质结构及其解释
叶周润, 梁星辉, 刘金钊, 柳林涛

将有限功率地形法(或称Tesseroid单元体球谐谱域正演法)运用到月球地形的重力梯度计算中,并通过圣杯任务(GRAIL)得到的重力场模型系数和Moontopo720地形模型数据,计算得到在GRAIL卫星高度经过地形校正后的全重力张量异常。综合重力梯度的多分量性质和相关实验结果,首先通过水平梯度异常估算月球主要质量瘤(mascon)的地下空间水平分布范围,然后通过全重力异常梯度带图初步验证潮汐重力引起的月球主要断层结构分布。

2023 Vol. 43 (4): 409-413 [摘要] ( 430 ) [PDF 10473KB] ( 689 )
414 利用ITSG-Grace2018天解时变模型探测短时洪涝
李小楠, 李伟伟

利用ITSG-Grace2018天解重力场模型反演重庆市2003-01-01~2016-08-31的陆地水储量变化,并与水文资料(WGHM、GLDAS)和降雨数据(CPC)进行比较分析,重点研究重庆市2007-07-16~18、2012-07-02~05和2012-07-08~13的洪涝事件。结果表明,ITSG-Grace2018天解模型反演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与WGHM、GLDAS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TSG-Grace2018天解反演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与降雨异常相关系数达0.50,说明降雨是导致重庆市陆地水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于短于1个月的洪涝灾害,ITSG-Grace2018月解模型无法给出洪涝前后的时空演变过程,而ITSG-Grace2018天解模型能反映出更多高频细节信息,但与降雨数据相比存在时间延迟。

2023 Vol. 43 (4): 414-419 [摘要] ( 454 ) [PDF 11453KB] ( 730 )
420 云南腾冲地区地震的潮汐应力触发作用
杨春艳, 解朝娣, 王先星, 朱 叶, 钟 琪, 徐 彦, 刘本玉, 相传芳

选用云南腾冲地区2009~2019年地震目录,采用Schuster检验方法分析地震活动的潮汐相位角分布特征,并结合2019年地震活动与月相的对应关系,探索腾冲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天文潮汐应力可能存在的关系。Schuster检验结果显示,腾冲地区的地震发生时刻存在优势潮汐相位角,Schuster检验P值远小于5%;2019年地震的发生时间与朔望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尤其是中强地震发生时其月相效应更明显。2种统计检验均表明,腾冲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天文潮汐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主要是较浅的地震活动受到天文潮汐的调制作用。

2023 Vol. 43 (4): 420-424 [摘要] ( 446 ) [PDF 6363KB] ( 700 )
425 长清M4.1地震岩石圈磁场异常特征
刘德强

对2018~2020年山东及周边50个流动地磁矢量测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2018-04~2019-04和2019-04~2020-04连续两期岩石圈磁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期水平和垂直矢量在济南长清M4.1地震震中附近均具有较明显的局部异常特征,震前近2 a出现异常。前一期震中附近水平矢量幅值较高,近场发生转向且方向较为一致,垂直矢量幅值同样较高,在震中附近发生反转;后一期震中附近水平矢量方向汇聚,能量弱化,垂直矢量同样幅值较低,方向在震中附近发生反转。这种异常能量先强后弱特征,可能与震区应力状态的阶段性改变有关。

2023 Vol. 43 (4): 425-428 [摘要] ( 468 ) [PDF 4619KB] ( 659 )
观测技术
429 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王福谦

为研究考虑边缘效应的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将保角变换法、格林函数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讨论变面积型圆柱面电容式倾角传感器的电场,给出电容量的表达式,绘制出传感器电容量随倾角的变化曲线,分析影响该传感器线性度及灵敏度的因素,并指出改善该传感器输出特性的途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传感器的外极板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内极板的情况下,减小两极板间距,可使其同时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和灵敏度。由于研究计及了该传感器极板的横向边缘效应,故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2023 Vol. 43 (4): 429-434 [摘要] ( 395 ) [PDF 6941KB] ( 635 )
435 结合CEEMDAN的改进小波阈值地下水温观测数据去噪方法
孙德贤, 欧同庚

提出一种结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CEEMDAN)的改进小波阈值降噪算法,用于地下水温观测数据的去噪。在利用该方法与传统的去噪方法分别对仿真信号进行降噪后发现,该去噪方法性能更优,并且在对实际采集到的含有噪声及异常突变的地下水温数据进行处理方面,也展现出比传统单一滤波手段更好的效果。

2023 Vol. 43 (4): 435-440 [摘要] ( 441 ) [PDF 6989KB] ( 840 )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保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 我刊464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被EBSCO数据库收录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 本刊执行主编柳建乔当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
更多...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 鄂ICP备18025169号-1
地址: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邮编: 430071
电话: 027-87864009 E-mail:jgg09@163.com QQ群:55084499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