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开放获取声明 | 问题解答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主编远程办公
        常务副主编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检索
        Email Alert
        
 
        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
        怎样写摘要
        固体潮理论值天顶距微分公式补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稿件处理流程图解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022年11期刘慧敏附录
        2020年12期附录A
        常见基金项目标注参考翻译
        《地应力测量中钻孔偏心分析》文章公式勘误
        范文
        与本刊相关的中图分类号
        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2017年 37卷 6期
刊出日期:2017-06-09

地震地质 地震大地测量 观测技术 地球物理解释 地壳运动 特稿 观测技术
   
特稿
551 地震大地测量学及其对地震预测的促进——50年进展、问题与创新驱动
周硕愚,吴云,江在森

地球科学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新时期,在防震减灾国家任务引领下,以空间等高新技术为特色的现代大地测量学与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复杂动力系统理论相交融,历经50年艰难探索,一门交叉新兴学科——地震大地测量学初步形成。从科学思想与实践效果的视角,简述所取得的基本进展与问题,例如建立多尺度空-时(频)域精密监(探)测系统;开拓现今大陆地壳运动与变形动力学(10-2s~102a)新领域,精确获取前人未能知晓的自然现象;揭示出中国大陆地壳形变系统是一个自组织动力系统,地震是此系统演化过程中为保持长期稳定的自调节暂态行为,具可预测性,又极难实现完全确定性的预测;尽管仍待长期探索,而当下已有可能对其中某些地震作出不同程度的预测。以科学思想创新为基础,提出了促进地震预测创新、脱困的新途径、新模式、新对策和具可操作性的新方法。

2017 Vol. 37 (6): 551-562 [摘要] ( 853 ) [PDF 1109KB] ( 2909 )
地壳运动
563 两次门源MS6.4地震前垂直形变的对比分析
张四新

利用甘肃民乐至青海门源的多期跨断裂水准资料,对比分析了1986年、2016年两次门源6.4级地震前的垂直形变。结果表明:1)两次地震前的孕震背景不同。1986年门源地震前祁连山相对民乐盆地大幅上升,区域压应力呈增强状态;2016年门源地震前祁连山相对民乐盆地上升不明显,区域压应力相对松弛。2) 两次地震前垂直形变表现形式不同。1986年门源地震前冷龙岭断裂附近出现加速上升,2016年门源地震前冷龙岭断裂附近出现上升和下降相间的不稳定变化。3)两次门源地震前在发震断裂附近都观测到地表隆起区,与地震孕育的膨胀模式相吻合。

2017 Vol. 37 (6): 563-567 [摘要] ( 740 ) [PDF 4605KB] ( 3330 )
568 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康定地震前后三岔口地区地壳形变异常特征分析
苏琴,祝意青,徐锐,马伶俐,郑兵,李菲菲,王双洪

利用三岔口地区GPS、重力、跨断层观测资料,分析2013年芦山7.0级地震、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及康定6.3级地震前后四川地壳形变异常分布及动态图像特征。结果显示:1)2013~2014年三岔口地区几次强震前,四川地壳形变资料先后不同程度地出现群体性中、短期前兆异常,其中跨断层形变以直接前兆的形式显现出短期异常,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的1个月内,对强震发生时间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2)短期异常突出点分布在距震中200 km左右,异常点与强震发生地点属于同一活动构造体系;3)强震相继发生在相对重力异常区内、与跨断层中等异常幅值平行的其他断层附近以及有异常断层交汇部位,对强震发生地点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几次中强震的发生表明,2013~2014年巴颜喀拉块体向南东的带动作用使三岔口地区敏感断层活动加速,在加速的过程中其高应力积累区“失稳”并发生错动,导致脆性岩层产生破裂,从而以强震的形式释放长期积累的能量。

2017 Vol. 37 (6): 568-574 [摘要] ( 749 ) [PDF 7057KB] ( 2613 )
575 文安MS5.1地震前区域形变异常研究
郑智江,陈聚忠,纪静

对2006-07-04文安MS5.1地震前2001~2004年区域GPS站速度场和应变率场使用刚性-线弹性运动模型拟合处理的结果进行研究,获得文安MS5.1地震的1~3 a期的前兆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在异常区高异常体发育的边缘梯度带的转折处。

2017 Vol. 37 (6): 575-579 [摘要] ( 748 ) [PDF 8921KB] ( 2179 )
579 利用GPS观测资料分析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震前及震后形变
王东振,赵斌,余建胜,谭凯

通过对尼泊尔MS8.1地震前后附近区域GPS台站记录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震区以及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地震前后GPS站点速度场以及震后形变场。震前速度场显示,喜马拉雅构造带整体呈现出约16 mm/a的压缩特征。同时,震前喜马拉雅构造带根据形变特征可分为东、中、西3段,其地震发生在中段,主要以北向挤压为主,而东西两段分别具有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的特征。震后GPS站点形变场显示,此次地震对中国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影响较大,其最大震后位移达20 mm左右。震后速度场显示,本次地震对尼泊尔地区以及中国藏南地区的构造形变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年推挤速度减小,藏南地区的南北向运动速率减小,而东西向速度有增大的现象。这一现象可能对藏南地区的走滑断层有较大影响。

2017 Vol. 37 (6): 579-584 [摘要] ( 839 ) [PDF 11124KB] ( 2266 )
585 InSAR约束下2001年昆仑山MS 8.1地震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
汪洋舰,杨少敏

根据2001年昆仑山MS8.1地震震后2~6 a的InSAR形变场,采用震后粘弹性松弛模型进行模拟,使用半解析平面分层模型研究青藏高原昆仑山地震震区流变结构。Maxwell半空间粘弹性应力松弛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最优的弹性上地壳厚度为15~20 km,莫霍面深度为70 km,该地区下地壳有效粘滞系数在(1~2.5)×1019 Pas之间,上地幔有效粘滞系数在(1~6.3)×1019 Pas之间。该结果与青藏高原玛尼震区的震后粘弹性松弛反演结果基本一致。

2017 Vol. 37 (6): 585-589 [摘要] ( 755 ) [PDF 3873KB] ( 2863 )
590 基于Sentinel-1A数据反演2015年新疆皮山MW6.5地震断层滑动分布
韩颖颖,曾浩炜,吴康良,韦 耐

使用Sentinel-1A卫星观测的2015年新疆皮山地震震前震后一对SAR影像,提取该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合Okada位错模型,在考虑渐变入射角和解缠基准偏差的情况下,反演本次地震的断层滑动分布。结果表明,皮山地震是小倾角逆冲型地震,断层破裂开始于地表以下约5 km处,最大滑动量为0.76 m,高滑区集中于深度9~14 km,累计释放地震矩达5.14×1018,相当于矩阵级MW6.47。

2017 Vol. 37 (6): 590-593 [摘要] ( 768 ) [PDF 5921KB] ( 2426 )
594 西藏亚东-谷露裂谷带运动特征的InSAR研究
余鹏飞,贾治革,熊维,陈威,聂兆生

亚东-谷露裂谷等南北向分布的大型地堑在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对理解青藏高原中南部地堑在第四纪构造演化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欧空局Envisat卫星2003~2008年SAR数据,利用SBAS时序InSAR技术,去除地形、大气、轨道等因素的影响,获取亚东-谷露裂谷带及邻区的LOS速度场,并反演亚东-谷露裂谷带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结果表明,亚东-谷露裂谷带南段与北段具有相同的倾滑速率,均为1 mm/a;其闭锁深度南段为31 km,北段为22 km;其断层倾角南段为52°,北段为40°,与地质结果一致。

2017 Vol. 37 (6): 594-598 [摘要] ( 974 ) [PDF 13010KB] ( 2404 )
599 EEMD-PSOGSVM耦合模型在深基坑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谢洋洋,杨帆,俞凯

针对单一预测模型的不足,提出EEMD分解与粒子群灰色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rey 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GSVM)相结合的基坑位移预测模型。以基坑时间序列的混沌性为基础,利用EEMD分解时间序列,采用相空间重构技术构造样本,应用PSOGSVM模型进行基坑预测,并与GM(1,1)、SVM、遗传小波神经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预测精度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有效地应用于基坑位移预测。

2017 Vol. 37 (6): 599-603 [摘要] ( 777 ) [PDF 1744KB] ( 3063 )
604 基于卡方检验的抗差自适应Kalman滤波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韩亚坤,文鸿雁,张艺航,陈冠宇,周吕

在抗差Kalman滤波的基础上引入双自适应因子,分别对动态模型不准确和观测模型存在粗差进行调节,构建双自适应因子滤波模型。针对抗差自适应Kalman滤波效率较低的缺点,通过构建基于卡方检验的抗差自适应Kalman滤波,先用卡方检验对粗差进行检验,再调用抗差自适应Kalman滤波进行处理。工程实例表明,双自适应因子滤波模型可以很好地抵御粗差,并减弱模型不精确的影响。基于卡方检验的抗差自适应Kalman滤波不仅可以削弱粗差对滤波估值的影响,而且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2017 Vol. 37 (6): 604-608 [摘要] ( 777 ) [PDF 1552KB] ( 3115 )
地震大地测量
609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桥梁挠度变形测量
徐进军,郭鑫伟,廖骅,张洪波

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桥梁挠度变形测量。针对桥底面点云的具体特点,采用点云拟合计算方法和重心计算方法,分别获取不同荷载情况下的桥底挠度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确定其变形测量精度,验证了该技术在桥梁挠度变形测量中的可行性。

2017 Vol. 37 (6): 609-613 [摘要] ( 809 ) [PDF 3249KB] ( 2944 )
614 北斗系统IGSO卫星新姿态控制模式下定轨精度分析
刘宇玺, 贾小林,阮仁桂

2016-03-30发射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IGSO-6卫星采取了不同于之前在轨运行的IGSO卫星的姿态控制模式,在地影期间保持连续动偏模式。利用多个观测网的观测数据进行GPS/BDS联合定轨,分析了IGSO-6卫星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IGSO-3卫星地影期间轨道重叠段3D精度平均为0.31 m,最大为0.67 m;IGSO-6卫星平均为0.18 m,最大为0.28 m。姿态转换期间,激光检核视向精度IGSO-3达到0.2 m,IGSO-6优于0.1 m。相比于同时段经历地影期的IGSO-3卫星,采取新的姿态控制模式后,IGSO-6卫星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地影期导致的定轨精度下降。

2017 Vol. 37 (6): 614-617 [摘要] ( 871 ) [PDF 3999KB] ( 2748 )
617 陆态网络并址站归心基线对ITRF2008的影响
马下平,师芸

推导引入新的归心基线的ITRF组合解算公式,分析陆态网络归心基线对ITRF2008中坐标及其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ITRF2008中引入陆态网络中长春、昆明和乌鲁木齐3个并址站2011年观测得到的归心基线及其协方差阵的解算成果,与ITRF2008结果相比,绝大多数站点的坐标差值小于10 mm,坐标速度差值小于1 mm/a;绝大多数站点的水平速度场和垂直速度场与ITRF2008速度场保持一致。

2017 Vol. 37 (6): 617-622 [摘要] ( 724 ) [PDF 5070KB] ( 2586 )
623 基于完备经验模态分解自相关消噪技术的GNSS高精度动态变形监测研究
钱荣荣,王坚,刘立聪

为了更好地消除混杂在变形序列中的噪声,利用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EEMD)将形变信号自适应分解为不同尺度的振动模态。针对分解分量中信号和噪声区分标准不唯一的问题,构造一种CEEMD与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去噪算法,实现有效信号和随机信号的分离。将该算法应用在仿真实验和GNSS变形监测实测数据处理中,并与传统的小波去噪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避免了小波基选择带来的影响。

2017 Vol. 37 (6): 623-626 [摘要] ( 791 ) [PDF 1980KB] ( 2564 )
627 3种开源精密单点定位软件性能评估
宋佳,李敏,赵齐乐,戴志强,蒋胜华

选取全球范围内分布的76个IGS服务站的观测数据,采用RTKLIB、gLAB和G-NUT 3个开源精密单点定位(PPP)软件进行静态模拟动态PPP解算。将不同软件解算的对流层延迟和坐标与IGS提供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估其对流层解算精度、收敛时间以及收敛后的坐标解算精度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软件均可解算得到cm级对流层解算精度,其中RTKLIB的解算精度优于1 cm;2)对于坐标解算而言,G-NUT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收敛到指定的精度;而收敛后不同软件均可获得cm级的坐标解算精度,其中RTKLIB解算精度最优,但由于数据预处理策略不完善,会导致部分测站产生较大偏差; G-NUT水平方向解算精度与RTKLIB相当,高程方向稍差;gLAB水平方向解算精度较差,高程方向优于G-NUT。

2017 Vol. 37 (6): 627-632 [摘要] ( 1068 ) [PDF 3927KB] ( 3603 )
地震地质
633 安徽及周边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研究
黎哲君,张毅,杨光亮,贾宇鹏,肖伟鹏,谈昕,龙剑锋

基于EIGEN-6C4重力异常和ETOPO1地形数据,采用基于fan小波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计算安徽及周边地区较高分辨率的各向同性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研究区Te处于5~75 km之间,大别造山带和下扬子地区为Te低值区,郯庐断裂两侧Te值相对较低,河淮盆地和苏北盆地Te值较高,Te分布反映了区域特定地质构造特征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10~50 km Te值范围内,集中在Te低值区和Te值陡变带,表明相关区域岩石圈抵抗形变能力较弱,易于发生地震。

2017 Vol. 37 (6): 633-637 [摘要] ( 743 ) [PDF 9454KB] ( 2173 )
地球物理解释
638 EGM2008求解高程异常在新疆地区的精度分析
李玉平,郭际明,周丹,王志萍

根据分布于新疆全区13个地州、38个测区的998组GPS水准数据,计算得出EGM2008模型在新疆地区的总体精度为0.146 m,其中平原区为0.063 m,山区为0.117 m,沙漠区为0.205 m,高山区为0.217 m。分析了EGM2008模型高程异常精度的分布规律及其随距离的变化情况,进而提出在一定范围内利用EGM2008模型对GPS大地高进行转换可以代替四等以下水准测量的观点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017 Vol. 37 (6): 638-643 [摘要] ( 1121 ) [PDF 1592KB] ( 2728 )
观测技术
644 Baytap-G潮汐分析辅助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单维锋,李军,石云

基于C#.NET程序语言开发了一套可视化Baytap-G潮汐分析辅助软件,实现了参数、水位、气压等数据格式的自动转换与填充,潮汐参数等结果的提取、保存及绘制等。

2017 Vol. 37 (6): 644-646 [摘要] ( 867 ) [PDF 4326KB] ( 2783 )
647 室内地磁基准图构建的优化算法研究
蔡成林,曹振强,张炘,李思民

对比分析4种室内地磁基准图的构建算法,选取两种场景进行实验,并采用均方差、交叉验证法、积分均方误差等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克里金插值算法有更高的精度,但构建速度较慢;标准高斯过程回归有更快的构建速度,但精度略低。因此,对于有高精度需求的场合可采用协同克里金算法;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情况,标准高斯过程回归更能满足需求。

2017 Vol. 37 (6): 647-650 [摘要] ( 812 ) [PDF 2275KB] ( 3047 )
651 三峡工程水库重点监视区不同蓄水阶段地震波Q值分析
魏贵春,张丽芬,申学林,董彦君

利用2001~2015年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结合三峡工程水库蓄水情况,采用Atkinson方法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波衰减特征,得到不同蓄水阶段、不同库段的非弹性衰减结果。结果显示,Q值与频率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各频点在拟合线附近波动;3个库段在不同蓄水阶段均具有较小的Q0值和中等的η值,表明三峡工程水库重点监视区构造复杂,且介质的均匀程度较低;仙女山-九畹溪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大,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稳定;巴东高桥断裂附近地区Q值较小,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比较强烈;泄滩地区随着水位的升高,Q0值增大,表明该地区介质均匀程度有所提高。

2017 Vol. 37 (6): 651-654 [摘要] ( 718 ) [PDF 6261KB] ( 2879 )
655 四川近震震级确定及地震波衰减特征的区域性差异
卢婷,苏金蓉,孙玮

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数字波形资料以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有关震相数据,选取大量时间、地点相对集中的地震来测定每个台站的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分析方法,对各子台震级偏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避开震源、路径、方位等耦合因素对震级测定的影响。结合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及攀枝花-西昌地区不同的地质构造,从地震波衰减特征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探讨近震震级(2.5≤ML≤4.9)的估算问题,使计算的单台震级校正值更合理。研究表明,位于四川盆地腹地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台站,受松软沉积层对入射波放大作用和地震台站场地响应的共同影响,震级普遍偏大,作负校正;龙门山断裂带北中段台站估算盆地地震震级时震级偏小,作正校正;川西地区介质品质因子低,地震射线途径该区域时能量衰减大,加上“弱S波形”估算的近震震级偏小,作正校正;攀西地区单台震级偏差随震中位置不同而有变化,估算盆地地震震级时,受盆地边缘强烈不对称高幅值带的影响,单台震级常偏大,作负校正;估算高原地震震级时,射线路径穿越了川西、攀西两个高衰减区域,单台震级偏小,作正校正。

2017 Vol. 37 (6): 655-660 [摘要] ( 789 ) [PDF 4378KB] ( 2692 )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保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 我刊464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被EBSCO数据库收录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 本刊执行主编柳建乔当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
更多...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 鄂ICP备18025169号-1
地址: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邮编: 430071
电话: 027-87864009 E-mail:jgg09@163.com QQ群:55084499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