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通过分析通用的物联网模式,从物联服务域和网络接入域两个模块进行深入分析,物联服务域的主要部分包括站点和站点测认证服务,网络接入域主要包括接入点和接入点测的认证服务,这两个模块的安全沟通机制——四次握手沟通机制是网络互连关键部分,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对地震台站多学科-多型号仪器实现物联接入有很重要的意义。
|
|
关键词 :
物联网,
地震监测,
四次握手模式
|
|
[1] |
徐 熊,余光华,张 宇,李 鸣,尹海博. 基于LTE Cat-1的无线静力水准仪系统设计[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2, 42(1): 104-110. |
[2] |
张 琦,曾 燃,辛绍铭,龚书诚,任涵欣,方荣新. 地震监测环境下周跳频发时实时PPP的快速重收敛方法[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1, 41(10): 1008-1013. |
[3] |
王德政,吴雄伟,张 亿. 石岛湾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的研发[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 40(S2): 116-119. |
[4] |
吕 瀚,肖志慧. 核电厂地震仪表系统的大修检定[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 40(S2): 141-143. |
[5] |
吴林斌,聂兆生,周林兵. 一体化强震仪和分体式强震仪的性能比较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 40(S1): 108-112. |
[6] |
郑翀,李辉. 九寨沟震前地表重力变化向邻近空间高度的解析延拓[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 40(2): 170-174. |
[7] |
周 舟,康 波,李俊超. 地球物理勘探在内陆盆地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以江汉盆地为例[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 39(增1): 6-10. |
[8] |
王青华,郝洪涛,汪 健,刘少明,李忠亚,胡敏章. 云南地震流动重力监测网建设与映震能力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 39(3): 317-324. |
[9] |
陈志高,黄俊. 青海门源6.4级地震兰新高铁沿线强震数据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 37(9): 983-986. |
[10] |
王新胜,韩宇飞,韦 进. 苍梧MS5.4地震和呼图壁MS6.2地震震前重力非潮汐变化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 37(12): 1211-1213. |
[11] |
杨建,吕瀚,关伟智. 基于CompactRIO的地震监测系统采集器设计[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6, 36(增2): 111-. |
[12] |
陈志高,黄俊. 累积绝对速度CAV在中国三代核电站地震监测中的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6, 36(5): 467-. |
[13] |
陈志高,黄俊. 核电站地震监测系统及其开发进展[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5, 35(6): 1065-1068. |
[14] |
王浩,丁炜. MEMS加速度计与传统地震加速度计的比较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 33(Supp.2): 93-95. |
[15] |
黄俊,陈志高,杨江. 日本高铁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对中国的启示[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 33(Supp.2): 129-131. |
|
|
|